一些保險公司為了激勵銷售人員,經常會張貼“豬頭榜”。這些保險公司表示,張貼“豬頭榜”是一種機制,為了對員工進行激勵。
“豬頭榜”也能被掛在墻上,成為一種所謂的激勵機制,著實讓人拍案驚奇。我們知道,激勵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是現代企業運作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精髓”。從性質上來劃分,激勵機制有正激勵(獎賞性激勵)和負激勵(懲罰性激勵)兩種。為了激勵員工,一些公司、企業多是“正負兼施”,這是激勵的應有之義,無可厚非。
無庸諱言,“豬頭榜”是一種懲罰性激勵,屬于負激勵機制。但是,筆者卻以為,“豬頭榜”其實很豬頭,是個豬頭主意,屬于“豬頭式負激勵”。作為一個頗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保險公司,竟然拿出這樣沒有技術含量、智慧含量與藝術含量的豬頭榜,不是“豬頭”是什么?——即使在負激勵機制大行其道的當今社會,依然不能“想怎么激就怎么激”,負激勵必須有個底線,起碼的人性化不應該缺失。
如果員工是豬頭,那么老板是什么,公司的大小頭目是不是豬頭大隊長或小隊長呢?其實,追求異類的激勵方式在現實中也著實不少,但多是拿人格、尊嚴或隱私來說事,是把激勵機制簡單化、庸俗化、無聊化甚至丑劣化的一種極端表現。在講究團結互助的公司團隊里,一些上司連對自己的員工都不尊重,在他的眼里除了業績空無他物,這無異是一種掉進錢眼里的悲哀,一種短視行為。
在倡導文明、尊重職工人格與尊嚴的大環境中,靠“豬頭榜”予以激勵,難免適得其反,難以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侮辱員工,必定要被員工“侮辱”甚至拋棄。豬頭式的激勵方式,注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如今其名聲在外,便是最好的表達。而連員工的人格與尊嚴都得不到保障的保險公司,憑什么讓廣大市民來到你這里投保?
出處: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