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11個人打1個人”的團隊力量 |
|
(作者: 來源:眾泰網ztsystem.cn 采編: 更新時間:2006-6-26 17:20:53 共有2342人次瀏覽) |
|
21世紀,足球場上的勝利,是團隊整體戰斗力的勝利。再出色的球員,也無法獨自對抗11名球員。依靠團隊智慧與力量來贏得比賽,已經成為21世紀的足球大趨勢。
如今,像馬拉多納一樣的足球英雄會越來越少。即使聲名顯赫的明星球員,如果想靠個人力量、單槍匹馬地出征賽場,肯定再也不能踢進一個球。
就連60年代最“個人英雄”的“球王”貝利也說過:“將比賽帶向勝利的不是球星,而是那個團隊。棒球雖然可以憑借一個投球手取勝,但足球絕不可能。再怎么有名的球員,能踢進一個球,也是因為有其他球員在適當的瞬間把球傳給了他。”
有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業余隊,可以打敗世界級明星組成的“足球豪門隊”。任何世界足球專家都不會想到,1998年世界杯的冠軍法國隊會在2002年全軍覆滅,又有誰能料到,韓國隊能把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強隊打。
(2004年歐洲杯中,一樣是“三流球隊”的希臘人,因請了德國名教練用“團隊意志”訓練球員,而一舉奪得了歐洲杯冠軍,讓世人大吃一驚!)
希丁克第一次受邀執教韓國國家隊時,曾經問過他們的足協官員:“我讓球員爬樹,他們會照做嗎?” “相對于英雄,我更想成為獨裁者!我不想依靠哪個球星,我想組成的球隊是一個像機器般運作的團隊。為此就需要球員做出犧牲,就需要鐵的紀律。最初球員著裝都很隨意,后來我要求集體出行時穿統一服裝;所有場上訓練都以我的手表時間為準……這一切做法,都是為了建立一支鋼鐵軍團!
明星過于有名,有時會像塊“雞肋”,弱化團隊合作。現代球員技能分工越來越細化,擁有“溫柔海盜”之稱的丹麥隊,或是有“德國戰車”之稱的德國隊,都是充滿“團隊作戰精神”的球隊。這些球隊雖然沒有哪個明星的名字讓人感覺如雷貫耳,但是他們強悍的戰斗作風一樣能讓“明星球隊”聞風喪膽,他們能一口氣沖進世界8強、4強、乃至半決賽——這就是團隊合作的力量!
希丁克常說:“射進一個球是11名球員的功勞,丟掉一個球也是11個球員一起丟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