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后獎勵的結果 |
|
(作者: admin 來源:眾泰網ztsystem.cn 采編:admin 更新時間:2006-3-23 12:11:03 共有2918人次瀏覽) |
|
企業制度文化,作為企業的骨架,把企業從“人治”提升到“法治”。在全體員工的認同下,規范和約束所有員工的行為,使生產經營有條不紊進行;同時,弱化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為企業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那么,如何構建企業的制度文化? 最近曾讀到一篇小文章:某市成人自學考試培訓課正在進行,一位中年男學員遲到了,他試圖悄悄從后門溜進教室而躲過老師的視線,但還是被發現了。老師沒有訓斥或批評他,反而贊揚他知道為遲到而羞愧,這說明他對課堂制度的尊重。這位學員接受了“獎勵”后再也沒有遲到過。 可見,構建企業制度文化,要以人為本。男學員遲到了,理應受到懲罰,但是老師不是采取簡單的批評訓斥,而是別出心裁地把懲罰轉化成獎勵,使學員心靈受到震撼,取得比批評訓斥更好的效果。企業制度文化也應如此。制度文化管理對象是人,每個員工的思想、性格、學識、教養、道德水準不同,千差萬別,企業制度文化要正視個性差異,區別對待。 構建企業制度文化,要以企業所有員工普遍認同為前提。遲到的男學員,為什么悄悄溜進教室?是因為他對課堂制度有認同感,他知道因自己遲到,影響了老師授課和其他同學聽講。企業制度文化要使員工認可,這是制度文化高效管理的基礎。好的制度文化,是建立在職工的心上,讓職工自覺遵守。對自覺的員工,執行制度是愉悅的接受,視之為行為的準則。企業制度文化的效力點,就是讓員工心悅誠服,否則,員工不認可,不買帳,再好的制度也難真正落到實處。 企業制度文化要得到員工認可,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合理,即切合實際。制度管理不是越多、越嚴、越細就越好,“要么什么都管,要么什么都不管”是制度管理重大失誤。二是公正,這是制度文化的生命所系,它要求全體成員共同遵守、排除歧視性和隨意性。三是穩定,制度文化在深思熟慮,經有效程序確定后,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隨心所欲。 構建企業制度文化,要剛柔相濟。遲到的男學員,受到老師的懲罰,是制度管理“剛”的要求,而處罰的方式,卻是“柔”的“獎勵”,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比單純的“剛”性處罰,更能震撼人的心靈,使企業員工能夠與企業同甘共苦、同舟共濟,達到人企合一的至高境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