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躊躇滿志的奔赴北京求學,我以為,從此擺脫了小城生活的命運,將融入到這個向往已久的繁華大都市中,但5年來求學的時光穿過我的身體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到了畢業這一天,突然發現這個城市與我之間并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選擇留在北京,可能大多數人都有著類似的理由,選擇回家工作,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或主動或被動的無奈吧。
”這是人大中文系碩士畢業生小穎近日在準備離校回原籍河南xx市工作前在校園BBS上的一個帖子。
7月過后,校園中彌漫的是淡淡的離別之際的惆悵與面對未來的憧憬或擔憂。在學生時代告一段落的時刻,留下還是離開,竟然成了很多畢業生的心結。
愿望:六成以上的畢業生不愿意返鄉
近日,中華英才網對“有多少畢業生愿意返鄉”這一話題展開的調查共收到2037份問卷,結果顯示出了受訪者傾向性的高度一致:根據調查,高達62%的受訪者都表示希望畢業后能留在求學所在的大都市。求學幾載的這個大都市太熟悉了、太親切了,以至于這個城市已經在他們心中扎下了根,不愿意離開;或許僅僅是因為,這里是一個讓無數人向往的國際化大都市,有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更豐富的資訊、更便利的通訊、交通設施,哪怕房價節節攀升,哪怕出門就堵車、到哪都排隊,人均生活資源越來越貧乏,她的可愛和無限包容都讓人心動,求學城市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首選。
實際:半數以上的畢業生事與愿違,流落他鄉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差距,眼看已經進入8月,畢業生們的真實狀態又是如何呢?那些希望留在大城市的畢業生們是不是能如愿呢?從調查結果來看,只有不足1/3的人在求學的城市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實現了留下的愿望,而有超過一半的畢業生被分流到了其他的城市尋求發展機會,最終選擇了回家鄉工作的人也為數不少,占到了約1/5。
親情、愛情、自我價值實現加快我返鄉的腳步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這部分畢業生做出畢業返鄉的決定呢?對大都市消費水平的不滿;為了愛情、友情;為了照顧父母;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是主要因素。也許在我們思考自己的前程的時候,除了發展機會和薪酬待遇之外還應當顧及些別的什么,比如親情、友情、愛情,三成多的學生返鄉更是考慮到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這些彌足珍貴的東西,擁有了它們,又怎么能說自己的人生不完整沒意義呢?
七成已返鄉畢業生決定重返大都市
縱然有這么多因素讓畢業返鄉看起來合情合理,而在最終回家鄉工作的人群中,也僅有26.4%心情坦蕩,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或多或少的產生了挫敗感,基于這種情況,看到近70%的返鄉畢業生有重回大城市的打算的結果也不足為奇。
探尋這些猶豫和挫敗感的根源,社會看法和現實因素都有影響,通過對第三方調查,51%的受調查者認為周圍的人會返鄉工作是因為沒能在大城市找到滿意的工作,僅有22%的受調查者認為返鄉工作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54%的受調查者認為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大城市和家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并且51%的受調查者不建議下屆的畢業生返鄉工作,可見,返鄉工作還是一個畢業生難以平和接受的問題,大城市與其他地區的差距依然凸現在畢業生求職領域。
能留在大城市固然令人羨慕,但是回家工作也未嘗不是另一種出路。在這里,中華英才網人力資源顧問孟莉女士認為,大學生畢業后第一次就業的不確定狀態,與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自我認知、職業規劃等培養不足,有一定關系。她告誡正要返鄉的畢業生,“大城市意味著更激烈的市場競爭、更貧乏的,意味著要承受背井離鄉的游子之苦;小城鎮雖然不及大城市那般氣勢,卻擁有更為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大的重用升遷人才的空間和與家人團聚的溫馨。二者各有利弊,如何選擇取決于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規劃。”
出處: 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