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外資銀行加快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并在一些領域與國內銀行展開競爭。外資銀行的擴張浪潮,席卷了原有的金融業人才秩序。伴隨著2006年年底的日益臨近,一場銀行領域人才爭奪戰已經打響。
金融獵頭生意火爆
上海俊通博業人才咨詢公司的金融行業人力資源顧問黃逸峰介紹,目前外資銀行最缺的管理人才便是分行副行長和支行行長,特別是有內地市場工作經驗的。
以上海為例,短短兩天之內,上海就增加了3家外資銀行的支行。這僅僅是一個序曲,洶涌的擴張大潮已經蓄勢待發。例如,恒生銀行中國業務總裁符致京就表示,未來3年內,恒生銀行計劃將內地的業務網點由13個增加至30個。不僅中型的外資銀行,匯豐、花旗等大腕也不敢掉以輕心,也在積極擴張分支機構。例如匯豐已經獲批籌建杭州分行,新分行計劃在年內開業。
一位金融獵頭咨詢顧問稱,從去年開始,凡是金融獵頭生意都異常火爆,今年更是上了一層樓。
一邊是狂熱的需求,一邊卻是短缺的供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進入外資銀行的眼睛,外資銀行一般要求英文出色,熟悉外國文化,最好在外資銀行工作過,最有優勢的背景是曾經在內地市場擔任過支行行長級別以上的職務。但是能夠滿足條件的人才并不多,按照3年的工作時間,至少從2002年、2003年開始,該人士就需要擔任分行或者支行管理崗位,而那時,外資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并不多。
中資銀行薪酬改革
在外資銀行虎視眈眈的關口,中資銀行紛紛扎緊籬笆,啟動薪酬改革計劃,希望給自己的員工戴上“金手銬”。
5月30日,浦發銀行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員工激勵計劃赫然入列。根據本次修改章程,浦發將通過從二級市場回購股份的形式,購買股票用于對員工進行激勵。浦發修改后的章程顯示,回購的比例不會超過該行已發行股份的5%,收購股份的資金將從銀行的稅后利潤中支出。另外,浦發還設定了詳細的出售條件,例如,高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的浦發銀行股份總額的1/4;同時高管在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股份等。
有同樣計劃的不只是浦發,前不久,交通銀行也在總行、南京分行和深圳分行拉開了員工薪酬改革的序幕。
據媒體報道,實際上,不僅是浦發和交行,其他銀行也有類似的激勵計劃。民生銀行在今年年報中披露,在未分配利潤中提取2億元用于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招商銀行在完成H股上市之后,也會制定類似交行的高管激勵計劃。
而薪酬改革啟動之后,各家銀行的人力成本必然相應會增加。交行首席財務官于亞利在該行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有些成本的增加是需要的,例如人力資源。
出處:人民網-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