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裁員事件”風向突變。
“兩周前,北京市勞動局已就我提交的訴訟做出仲裁,百度輸了!8月14日早上,百度前員工W告訴記者,仲裁結果為——W可恢復百度工作,直到其與百度的合同期滿(2007年12日);此外,百度還必須支付W被裁員當天到現在的工資,并加付25%。
原屬百度產品推廣部門的W于今年5月12日被裁員。之后7月10日,百度又采取了讓業界嘩然的閃電裁員——4個小時內,除運營總監外,企業軟件事業部(ES)部門的30名員工被遣散干凈。對此,百度的官方理由是——該部門長期虧損、且與百度目前主要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務不相吻合。
“如出一轍,我們事先毫不知情!盬稱,百度做法不符合《勞動法》相關規定。因此,W在6月初向北京市勞動局提請了訴訟。7月13日“百度世界大會”當天,北京市勞動局開庭仲裁此案。而僅三天后,百度ES被裁員工開設“向百度追債博客”。
按照相關法律,如果百度對判決結果存有異議,必須在工作日15天內提出上訴。W稱,目前其還未收到法庭的相關傳票,也沒有百度的任何消息。截至發稿時,百度公司副總裁梁冬手機無人接聽,而百度的公關則表示知悉雙方在打官司,但對判決結果不知情。
雖然仲裁的結果并不包括期權的保護,但“如果能回百度上班,按照我此前與百度簽訂的英文期權協議,意味著勞動關系繼續履行,期權將繼續有效。”W認為,這將給百度7月10日被裁員的同事借鑒意義——因為其中不少人也擁有百度期權。
據W透露,被裁的ES部門員工近日將就百度閃電裁員一事提出訴訟。
被取消的期權
W稱,5月12日下午,百度人力資源部門總監以“領導反映W績效考核不合格”為依據,拿出解聘協議告知W,公司決定對其提前解聘,希望其簽字。
“當時,我就指出‘績效考核’原因我不認可。因為12天前我剛剛加薪,而且我是上個年度的‘最佳經理’!盬稱,百度人力資源總監馬上笑稱此解聘原因為一筆誤。
“我不相信這個說法,初衷只在他不想惹麻煩。”W說,“如果我當時簽了字,那么就意味著我以后在這個理由上再也沒有翻案的機會,所以我沒有簽!
當日,百度以“組織結構調整”為由解聘了W。因為W自2004年到百度工作,已有一年半時間,按照百度實行的“N+1”原則,W獲得的補償是——此后3個月工資,但其擁有的公司期權被取消。
“我當時表示不能接受調職的原因是因為我得到了一個假信息!睋⺈介紹,此前W曾被告知,因為該部門解散,其可能會被安排到上海工作。
“我事先并不清楚我一定會被裁員這一完整信息,如果百度實話告訴我如果不接受降薪就解聘我,那么別說給我降薪,他一分錢不給我,我都會干,因為我有百度期權,一個月大概有7萬到8萬的收益。”
W稱,5月12日后,其多次向百度表示愿意降低薪水,也愿意去其它部門,但百度不接W電話,也沒有給W任何協商可能。
W因此認為,這一事件的實質是——百度以“領導反映”為依據,故意隱瞞“不接受調崗就解聘”事實,且事先不給予部門將于5月12日解散的信息,要給其調整崗位,且將月薪調整到原來的50%以下,并試圖引導W“不接受”這一調整,以便達到解除勞動合同的目的。
據《中國勞動法》相關規定,有三條原因公司可以解聘員工——非因工受傷;員工培訓或者調崗仍不能勝任工作;公司經營狀況發生變化,與公司和員工合同簽定時不一致,經雙方協議仍不能一致。
因此,雙方的焦點集中在——百度是否有提前協商。對此,百度表明,5月12日前已與W溝通數次,并且發了相關通告以證明該部門即將解散,W將被免職。
W稱,其有證據證明百度沒有發該公告。截止到發稿時,北京市勞動局媒體部和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W代理律師認為,“百度在賠償事件上沒有違反現行法律,但解雇過程不符合《勞動法》的相關規定,這是北京市勞動局做出如上判決的原因!
繞道“拿回期權”
W稱,“拿回期權”是其提起訴訟的重要原因,而中國相關法律沒有明確對員工期權進行保護是促使其希望爭取社會輿論的原因。
“如果能回百度上班,按照我此前與百度簽訂的英文期權協議,意味著勞動關系繼續履行,期權將繼續有效。”W說:“通過《勞動法》的仲裁結果,我獲得繼續留在百度工作的機會,是我拿回并行使百度期權的一種途徑。”
“其實,百度工資只有我原來公司工資的2/3,我之所以愿意降薪到百度,就是為了百度向我許諾的期權!盬說,“我曾與百度一起冒過是否能上市的險。而現在,百度不能把業務風險都轉嫁到我們員工身上。”
據W透露,5月12日當天,百度該部門的9名員工中有一個屬自動辭職,在其他7個人中包括3個還沒有過“試用期”的員工都得到了轉崗安排,他是唯一被裁員的人,同時也是這個部門中唯一擁有百度期權的人,因此他認為有理由猜測——“期權”是其被百度閃電裁員的重要原因。
但百度將此說斥為“無稽之談”。
據W透露,其一共被授予了4000股百度期權,并在2005年已獲得百度第一批期權,定4年內(2008年)全部套現完。目前,其在2006年1月已套現1/4,之后每個月套現1/48。“所以,我已經套現期權的1/3,還有2/3需要收回!
“我當時認購價格為6.5美金,而離職當天百度股價是82美金。”W說。據了解,百度在每個月的18日發放期權,如果W在5月12日被解聘,意味著其套現權利從4月18日之后就宣告結束。也就是說,從2006年4月開始,W已被“剝奪”2750股。如果將其折合百度5月12日的股價82美金計算,W最后可以獲得的收益(期權差價)為人民幣166萬。
“這只是理論上的差價!钡X學鋒指出,W是否有損失以及損失多少關鍵還要取決于百度公司今后的股價,而在4年的時間里,互聯網公司足以瞬息萬變。
“就這一勞動仲裁,我已經消耗了3個月。如果百度提出上訴,按照法律流程,在勞動訴訟的相關一年審判中,我也不能去任何公司工作,這是我的成本!盬認為,這是他提起訴訟的另一原因。
以“一”帶“十”的成本
就是否為“期權而解雇”員工一說,百度首席財務官王湛生此前在面對媒體時回應,認為此言論沒有根據并不負責任。他表示,留下來的員工中,擁有期權的占2/3,而離去的員工中,僅有一半人擁有期權。
據記者了解,在7月10日解聘的百度員工中有10人左右擁有百度期權。W就此稱,5月是我一個人,7月的ES部門是10個人,3個月之后是多少人呢?”W的邏輯是,一個人的期權對百度微不足道,10個人可能會有一點影響,如果人數再多,百度就會因此降低成本。
百度財報顯示,其2006年第二季度股權獎勵支出為人民幣1170萬元(上一季度為1280萬)。如果根據國際公認會計原則(GAAP),即其股權獎勵支出計入運營成本(員工行使期權,減少利潤)則其凈利潤為人民幣5850萬,若不根據國際會計規則,即股權獎勵不計入成本,則第二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7020萬元。目前,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將股權激勵支出算入成本,加大公司治理力度,而在長遠之后,這是必須。
“百度現在納斯達克市盈率(P/E)很高,如果近期百度的銷售額提高不了,按照納斯達克相關準則,削減成本是一種方式。”一位業內人士說,而借用降低成本的方式,百度的凈利潤也會提高,這將反映在百度的季度財報上。
據接近百度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百度的認購期權有好幾批,在百度現有的2000多名員工中,一共有三四百人擁有期權,人數最多的一批——150人左右是2005年8月百度上市時認購的。百度規定,在公司工作滿一年,可以第一次套現1/4,滿一年之后,每個月可以套1/48。
也就是說,百度有150人左右到2006年8月才能第一次套現。如果順著上述邏輯猜想,W和ES的10個人被削減,意味著其往后的期權被剝奪。但如果削減另150人,百度將削減這部分人往后、往前的期權,制造可觀利潤。
“百度有沒有可能這么做,我不清楚。”W說,“但就邏輯本身來講,如果法律確認前兩次沒有不良影響,那就相當于給第三次讓道。但如果百度連續‘敗訴’,即使沒有賠償,百度的員工信任度和品牌都會受到重大影響!
“我認為百度決定解雇哪些人員,應該是考慮了綜合因素,不會僅僅是為了期權!卞X學鋒說:“只是百度在最后的處理方式上,可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認為,企業有隨時做出戰略、業務、人員和財務調整的權力。因為上市公司有季報和年報的壓力,因此調整速度必須要快,但同時也應在合法外,盡可能做到合情合理。如果百度采用的是“N+7”甚至“N+3”補償,對個人來講比較容易接受,而對企業來講,總體也在可控的范圍內。
“中國上市公司的裁員現象會越來越多!彼J為,這也是剛剛經歷了風光無限的中國上市公司應該學習的一件事——不僅要學習如何擴充,也要學習如何裁員。
出處:南方日報報業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