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大學生上門面試 “霸王面”勝算幾何
“那家公司啥時候面試,想去‘霸王面’……”畢業臨近,一些高校的BBS上出現不少類似的帖子。“霸王面”,是指求職者沒有得到面試通知,就直接到招聘單位要求面試。由于就業壓力增大,“霸王面”逐漸在一些高校中流行……
“霸王面”有苦有甜
作為“霸王面”的成功者,本市某重點大學大四學生小陳認為,用人單位面試是為了找到最合適的人才,只要你足夠自信,又確實有實力,“霸王”一回未嘗不可。小陳在一家公司的筆試中被淘汰,但她不服氣,認為標準化書面考試并不能真正體現英語能力。曾在國外實習、口語很好的小陳毅然決定“霸王面”,找到面試官毛遂自薦。性格開朗、口語出色、理論功底扎實,小陳給老外面試官留下了深刻印象,果然應聘成功。
已參加工作的小楊回憶起當初那次失敗的“霸王面”,感慨頗多。當時,向往已久的南方某著名報業集團來校招聘,她參加了筆試,結果沒有入圍。在室友“既然喜歡就別放棄”的鼓勵下,她選擇了“霸王面”。她從通過筆試的同學那里打聽到面試的時間和地點后,特地提前半個小時到達面試地點,找到面試官,誠懇地表達了自己想加入該單位的強烈愿望。她的誠懇感動了面試官,被安排最后一個面試。盡管她最終沒有被該單位錄取,但她認為,“霸王面”能體現自己的誠意和主動性,機會也許就在再努力一下的情況下出現。
近半數人理解但不支持
對于“霸王面”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面試方式,各方態度不一。日前,某人才網站就“你對‘霸王面’持何種態度”進行調查,結果32.76%的受訪者表示對這一舉動“非常支持”,20.31%的受訪者“完全不支持”,而表示“理解,但不支持”的占46.93%。
在一家廣告公司實習的大學生小唐前不久參加一場面試,結果遭遇“霸王面”的競爭。對此,她表示:“對于公司沒通知就去面試的人,我佩服他的膽量,因為他可能隨時都面臨被面試官唾棄的命運,但也有可能給面試官留下自信、敢闖敢拼的印象而被委以重任。”她告訴記者,在廣告公司創意部這類講究創新、鼓勵不按常理“出牌”的單位,“霸王面”的確有可能一舉奏奇效。至于“霸王面”對其他人構成的挑戰,“我覺得無所謂,畢竟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霸王面”有違公平
復旦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高建秀認為,“霸王面”破壞了正常的招聘流程,相對于其他面試者通過嚴格初審獲得面試機會,“霸王面”的出現造成了不公平。
復旦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主任許玫認為,“霸王面”與企業常規招聘計劃有沖突,因此成功率很低。有的學生不顧自身條件和企業特點,隨意跟風搞‘霸王面’,希望能出奇制勝,事實上,每家單位都有自己的用人標準,“霸王面”表現過分,反而會令他們反感。
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朱翔驊稱,原則上,公司不接受“霸王面”,因為這會破壞正常的工作秩序。對于“霸王面”的學生,如果時間允許又確有優秀之處,面試官會酌情考慮給予面試的機會。但從最后的結果來看,至今沒有人通過“霸王面”被公司錄取。